秋去冬来。昨日,一场冬雨把冬的冷描绘得更浓了一些,冬风的凛冽已”昭然若揭”,如何调理身体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带着这个话题,我们找到了北京永林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科金淑娟医生。
金医生讲道,冬季是万物生机闭藏的季节。在这季节里,水面结冰,大地冰冻,人不要随意扰乱阳气,要早睡晚起,一定要等到太阳出来再起床;远离严寒之地,靠近温暖之所,不要让皮肤开泄而使阳气大量损失。这就是顺应冬季之气、养护人体闭藏机能的方法。
1、冬季的早晨寒气袭人,尤其是数九时节,在这样严峻寒冷的清晨,外界阴寒之邪强盛,人体的阳气抵御阴寒之邪而不断被消耗,久而久之便会正气虚弱而致病。这种晨寒,要等太阳出来半个小时后,才能得以缓解。
2、清晨地面空气中氧的含量是一天中最低的时刻。只有太阳出来后进行光合作用,地面空气的含氧量才会逐渐增加。研究表明,地面上空气的含氧量要等太阳出来半个小时后才有利于呼吸”。
3、清晨地面上的空气污染是一天中最重的。白天工业排放的废气、汽车尾气,还有人和动物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因受夜间温度的下降而沉于地表面,只有等太阳出来,地表温度升高后,才会向高空散去。这些科学知识足以证明冬季起居“必待日光”理念的正确性。
1、在服用补药的过程中,如发生感冒发热、饮食停滞、胃口不好和腹泻等情况时,应暂时停服,待这些症状改善后再服用。
2、阴虚者不宜服鹿茸、淫羊藿,因为阴虚之体本属阴精不足、阳热偏亢, 若误服鹿茸, 则更促阳热。阳热愈盛愈伤阴精, 阴愈不足,只会加重阴虚阳盛的病情。鹿茸性味甘咸温,为温补肾阳的代表药物,它盛阳而伤阴,故阴虚者亦不宜服鹿茸。
3、阳虚者不宜服生地和白木耳,因为生地性味甘而微苦寒,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作用,可治热证或阴虚有热之证。若阳虚症候误用生地,只会使阳气愈虚而加重病情。白木耳性味甘平无毒,可滋肺润肠、清热养阴,但因其是甘润养阴之品,故阳虚患者不适用。
4、补药用量视病情决定,如虚弱得很厉害,用量可大些;反之,用量应小些。因为补药用量过大,会引起胃部胀满和食欲减退。
1990年分配到北京红星医院(国家体委科研所整体治疗住院部,现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师从国内骨伤科…
师从于老一辈丰盛骨伤科知名专家张家骐。擅长手法结合中药治疗骨伤骨折、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
擅长脊柱、关节及各类复杂、疑难骨科疾病的诊疗,开展各类骨科手术近万例,技术精湛。尤其擅长治疗各型颈椎…
本科学历,北京针刀医学会常务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从事中医骨病临床工作45年余;擅长诊…
本科学历,毕业于吉林医学院临床专业。先后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北京市仁和医院任骨科专家、科主任等…
总结形成了针刀-手法-康复锻练三维疗法和物理治疗-注射治疗-微创手术三阶梯疼痛治疗方案,治疗颈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