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限修复论:人类的神经元数量巨大,中枢神经系统传出神经元约数十万个,传入神经元约百万个,中间神经元约一百亿个。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近于无限,局部环路在高级神经功能中起重要作用。在种系进化中,参与组成局部环路的神经元的数量和比例逐渐增多。神经元突起互相通连组成神经网。追求结构损伤后完全性复原,理论上和实践中都不现实,一般是部分和有限修复。 (2)重新学习论:正常婴儿从出生到6岁需要经历300万次训练,才能达到近乎成人的行走能力。1969年,Luria等提出功能重组理论,即再训练理论,认为伤后脑残留部分通过功能区重组,以新的方式完成已经丧失的功能,在此过程中,特定康复训练是必需的。而对于通过外源性干预获得的神经部分修复,一旦神经有了新的连接,身体同样需要有一个重新学习的过程。 (3)储备下降论:人类中枢神经系统储备能力很大,中枢神经系统只要有10%~15%神经结构完整,就可能保持近85%~90%功能。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通过内源性和外源性神经修复,即使获得一定程度功能恢复,神经储备仍有不同程度下降。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类似于/形曲线,当10%左右结构修复,虽然功能可能获得质的飞跃,但尚处于极不稳定期,为曲线陡峭段,缺少储备,很易下滑和功能退步,故在不稳定期要特别强调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4)终生巩固论:脑和脊髓损伤后正规、足量和长程神经康复治疗对神经功能恢复举足轻重,在神经修复基础上,神经康复锻炼能将临床神经功能改善完善。根据目前神经修复学的发展和能力,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其结构修复所能达到的程度仍仅是少或极少部分。因受伤严重者神经–肌肉冗余储备量远远低于正常人,代偿空间有限,故强化锻炼比常人更重要。不坚持或减少最低限度神经康复训练,即使已经获得的功能改善也将逐渐丢失。大量、重复、长期乃至终生艰苦的锻炼,对病情严重者尤为必要。神经有限修复加持续有效功能锻炼,将获得长期维持人体运动功能修复理论值状态,这是用进废退理论的体现。 神经修复学“五驾马车”(5N法则)神经再生、神经修补或替代、神经重塑、神经调控、神经康复,可作为神经修复学干预方法的“五驾马车”(5N法则)。广义的概念还应包括神经保护。 (1)神经再生:指特定条件下神经元突起,主要是轴突再生。完整有效的再生过程包括再生轴突出芽、生长和延伸,与靶细胞重建突触联系,实现神经再支配,使功能恢复。这一过程包括构筑重建、代谢再现和功能修复三个方面。而新生神经元在神经环路中的整合需要调控以避免副反应,所以,神经再生要有神经修复学的“合理内核”才更合理和具有实际意义。 (2)神经修补或替代:主要是指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的髓鞘化修复以及神经细胞缺失后的细胞替代。 (3)神经重塑:是指在环境变化或受伤时,神经结构和功能的相应自身适应变化。低等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很强,高等动物则减弱,人类更弱。在中枢神经元相联系的环路上,不仅功能而且结构上也可以改变。这种改变使中枢神经环路网某些部分的结构可以重新组织或改建,其基础是突触结构重新建立。在复杂神经通路和局部环路中,再生和传导的神经冲动可调制和修饰局部功能。 (4)神经调控:是指在神经科学层面,利用植入性和非植入性技术依靠电、磁、激光等物理(刺激)或化学手段,通过激发神经通路和环路,来改善人类生命质量的科学、医学以及生物工程技术。 (5)神经康复:是通过代偿性运动或者替代性运动方式来完成过去可以完成的活动。强化康复训练可以调制自然恢复的过程,如脑卒中后活动技能恢复与脑运动神经功能重组、躯体功能恢复和行为代偿策略有关。发芽、重建神经反馈回路是功能改善的基础,但必须在反复训练条件下才能获得。中枢神经功能改善可从几个月至数年。在这期间通过学习——获得——强化,再学习——获得——强化的相互交替,最终达到固定性,使其功能真正取得客观上的进步,这就是中枢神经的康复基础。也提示康复训练对中枢神经功能修复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中枢神经修复学》、《神经修复学—21世纪新学科、新理念、新领域》 内科是我院重点临床业务科室,并拥有独立住院病区,设病床60张。科室组建有一支由具有数十年三甲医院工作经历资深专家领衔的医疗团队。科室以中西医结合为诊疗特色,日常开展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内分泌等各种内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症的诊疗工作,出诊专家经验丰富,医术精湛。科室拥有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活动平板试验机、肌电图仪、脑电图仪、经颅多普勒、肢体动脉检测仪、肺功能检测仪、睡眠检测仪以及高清数字胃肠镜等现代化的诊疗设备;同时,医院还配套有核磁共振、联影CT、多功能DR、飞利浦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细胞检测仪等核心检查技术设备,硬件条件及配套设施齐全。
近日,我院骨科专家成功为三位肩颈部疼痛及活动受限患者实施肩关…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
2023年8月25日,是第七个全国残疾预防日,为增强全社会残…
迎接8.19中国医师节 白衣天使中医减重体验活动来了 在20…
2018年3月12日,北京永林医院工会组织召开了第三届三次职…
1990年分配到北京红星医院(国家体委科研所整体治疗住院部,现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师从国内骨伤科…
师从于老一辈丰盛骨伤科知名专家张家骐。擅长手法结合中药治疗骨伤骨折、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
擅长脊柱、关节及各类复杂、疑难骨科疾病的诊疗,开展各类骨科手术近万例,技术精湛。尤其擅长治疗各型颈椎…
本科学历,北京针刀医学会常务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从事中医骨病临床工作45年余;擅长诊…
本科学历,毕业于吉林医学院临床专业。先后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北京市仁和医院任骨科专家、科主任等…
总结形成了针刀-手法-康复锻练三维疗法和物理治疗-注射治疗-微创手术三阶梯疼痛治疗方案,治疗颈椎病、…